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3 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我院第一演讲厅顺利举行

2023-12-07 15:23:00 来源:学院办公室 点击: 收藏本文

2023年11月30日-12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承办的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一演讲厅成功召开。本次会议聚焦“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探讨了智库的时代之需、决策之需和智库研究理论和思想创新。来自全国的各类智库、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及智库工作者100余人,围绕智库的时代之责和使命开展了专深学习研讨。


图片1.png

会议合影


12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初景利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细文主任先后致辞。吴坚校长指出,华南师范大学校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举办的这场学术盛会搭建了智库及智库专家交流的重要平台,共同推动新型智库的发展。刘细文主任认为,智库作为重要决策咨询来源,需要从各方面给予极大的关注,本次会议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并希望学术界加强交流合作,以推动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

 

     吴坚致辞  

 

图片3.png

    刘细文致辞


12月1日的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智库建设”、“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创新”和“智库运行机制与管理创新”三个主题展开,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刘清研究员主持。


图片4.png

刘清主持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刚教授作《全球智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报告在介绍全球性的智库报告的基础上,指出了全球智库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中国智库应紧抓机遇,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拓展渠道,以数据为起点,推动智库的循证研究范式转型。


图片5.png

李刚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张志强研究员作《建设适应变革大势要求的新型智库》的学术报告。报告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新型智库四个方面对新型智库面临的变革大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关注科技战略咨询服务、科技战略政策研究、科技评估评价等维度。


图片6.png

张志强作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员执行院长王文教授作《思想坦克:中国智库如何提升世界影响力》的学术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智库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结构调整和风险的原因在于经费原因、咨政能力提升有限、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因而智库建设需将产品的传播放首要位置,在提升中国智库的世界影响力的同时,也利用好国际的平台。


图片7.png

王文作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治国理政研究院副院长梁钧教授作《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智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智库研究需要夯实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论基础、努力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良好生态。


图片8.png

梁钧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霍国庆教授作《智库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智库》的学术报告,报告从数字技术在决策领域的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智库决策咨询的过程机理、智库数字化转型及其关键问题以及智库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四个方面出发,指出未来的智库专家需要将自己的思想变为数字智库的算法,让决策者更可持续的做出相应的决策。


图片9.png

霍国庆作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赵淦森教授作《图书馆元宇宙与知识服务支撑新型智库建设》的学术报告,报告提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改变了智库工作范式,可使用新技术替代人工,将内容转换为知识,进而依托知识实现内容生成,达到精细尺度的知识提取的目的。


图片10(1).png

赵淦森作报告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调查统计中心副主任武虹教授作《数据驱动科技智库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分析了数据驱动科技智库的必要性、理论指导和实现方式,提出了“e-Thinktank”的要素,并指出数据驱动的科技智库研究的切入需要从自身建设和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建设出发。


图片11.png

武虹作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与分析系主任朝乐门教授作《数据试验与洞察:智库研究的新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了数据试验与数据洞察作为智库研究新方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认为智库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提供唯一答案或代替决策。


图片12.png

朝乐门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初景利教授作了《预印本对智库研究的价值》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智库研究需要密切关注选题、数据源以及问题导向。概述了预印本、预印本平台的概念、发展背景、定位,以及ChinaXiv的实践情况与建设进展,阐述了预印本新型学术交流的特点及其对智库研究的价值。


图片13.png

初景利作报告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主任、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秘书长李军凯研究员作《开展多边智库交流合作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智库交流合作平台的内涵与特征,介绍了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的概况和特点,并提出将可持续性发展、人文交流等作为国际化的多边交流平台核心功能的必要性。


图片14.png

李军凯作报告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怡研究员作《智库研究人才引育的新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提出高校智库应该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专业型人才引力场、孵化器和蓄水池。面向未来高校智库应需立足本土,更应面向世界,进而建设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出宏大思想的高地、出战略人才的富矿。


图片15.png

张怡作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刘青教授作《我国高校新型智库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智库成果的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通过对我国高校智库成果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所涉及的政策研究领域及依托学科、组织架构、成果产出形式及获取方式、成果推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智库能力提升的五大对策。


图片16.png

刘青作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智库副院长杜志章教授作《关于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实体化建设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从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使命及其作为、高校智库实体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以及高校智库实体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出发,为高校智库实体化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图片17.png

杜志章作报告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正中教授作《做好智库献策的法宝法则》的学术报告,报告分析了智库献策的四大法宝在于理论前瞻、国际对比、历史考验和现实判断,并提出了智库献策的四大法则为发现机会、达成共识、形成方案和推动改革。


图片18.png

许正中作报告


12月2日上午的第一场圆桌论坛主题为“数据驱动的智库政策研究”,由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刚教授主持。


图片19.png

第一场圆桌会议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徐宁教授主要针对信息化、标准化的数字沉淀以及智能化三个方面内容展开讨论,指出目前高校智库研究中的政策导航就是利用机器来实现,但是中国的智库研究对国际报告的研究较弱,使用智能化的工具可以实现跨语言政策文本分析。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熊励教授认为高校智库研究的使命担当在于如何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智库报告,指出数据驱动的方法已经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可视化的方法运用到智库报告中,可以发现更多问题,最终形成专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研究员指出在实践中首先要将自身的基础打好,无论是数据驱动还是智能驱动,本质上都是人的驱动,智库研究中专家是必然需要的。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情报大数据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忆金教授认为目前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利用大语言模型等智能技术在专家文章中抽取知识,形成细粒度的知识组织聚合。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员,高级外交官李忠尚教授指出应思考如何打通软科学和智库研究。智库的研究是专家的活动,宏观决策研究应为省市服务。同时,智库研究需要注重理论和方法研究,在成果选优时,需要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

12月2日上午的第二场圆桌论坛主题为“专报与内参撰写经验分享”,由内蒙古北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蔡常青研究员主持。


图片20.png

第二场圆桌会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国强研究员指出需要将内参和专报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需要针对重大问题来进行智库研究,尤其要注重选题问题,需要有跨学科的视野,同时有政策意识、预测及程序性原则和政策理念。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与智库建设部部长周湘智研究员指出一套完整撰写智库报告的方法,包括30种智库报告的类型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写,用合适的方法找到题目,了解原则,需要抓住问题,同时需要吃透政策,明晰文章结构,写出有深度的报告,多利用比较的手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李会明研究员指出智库报告的撰写需要有战略意识、忧患意识、涉我意识以及问题意识。华南师范大学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龙教授指出在高校撰写智库专报时,话语体系需要转变,不能将学术研究的写法直接套在专报上,需要将问题前置,要加入预测性的内容。需要有跨学科的视角。

12月2日上午的第三场圆桌论坛主题为“智库理论研究与内容传播”,由中国非官方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创会秘书长柯银斌研究员主持。


图片21.png

第三场圆桌会议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理事长、北京大学刘志光教授介绍了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创始、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近现代留美学人历史研究中心程宏研究员指出智库伦理问题是值得思考的,是衡量智库产品创新性的指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副理事长杨亚琴指出,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首先是需要从历史使命和历史方位角度思考,这是智库具有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体现。其次,需要注重智库的专业属性,把握不同类型智库发展道路的定位、方向。最后,需要注重智库的组织属性,从而达到可持续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译审原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沈进建研究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原因,并指出需要抓住时代机遇大力建设发展智库,智库报告需要有深度,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术分委员会主任王玉波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以及在智库研究以及形成智库报告方面的经验。

刘细文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着重探讨了如何开展智库研究、如何建设智库平台以及如何传播智库的研究成果等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专家也提出了许多本领域值得继续研究的方向,最后他对各位与会专家、同仁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转载自:智库理论与实践



  
Baidu
map